男人或女人出一次軌還會再出軌嗎?
如果有人欺騙了一位伴侶,他們是否有可能欺騙下一位?今天小編就和大家探討下男人或女人出一次軌還會再出軌嗎?
如果有人在一段關系中欺騙他們的伴侶,他們在另一段關系中這樣做的可能性有多大?曾經是騙子,永遠是騙子嗎?研究數據表明,與在第一次關系中沒有不忠的人相比,那些在一段關系中不忠的人在下一段關系中不忠的幾率是后者的三倍。由此可見,男人一次出軌還會再出軌的幾率很大,女人也一樣。
這項研究使用了全國范圍的個人樣本,這些人在 18 至 34 歲之間。首次被招募,他們處于未婚、認真的戀愛關系中。因此,雖然大多數關于不忠的文獻都集中在婚姻上,但這項新研究主要關注那些婚前的人階段。這是這項工作的進步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另一個是樣本和方法允許在跟蹤個人五年的縱向樣本的背景下評估兩種關系的不忠行為,重點是他們的浪漫關系。
歷史發現
有大量關于已婚關系中不忠的文獻,越來越多的文獻關于未婚關系中通常被稱為二元性關系(ESI)的文獻。新論文很好地總結了關于婚姻內外不忠的文獻。我將在這里描述一些亮點。
絕大多數人都期望在一夫一妻制的關系中保持性的忠誠,而且通常還有情感上的聯系。這在婚姻中尤其明顯,但在嚴肅的未婚關系中也是如此。(一直有一些尋求“開放”關系的人,其中伴侶同意在某些條件下可以在關系之外發生性關系,但這并不常見。)
雖然婚姻中不忠的終生風險一般在 20% 左右,與當前關系之外的人發生性關系的比率在未婚者中要高得多?;橐龅闹艺\度和平均承諾水平平均高于其他關系。對于那些沒有安定下來對特定伴侶做出長期(或終生)承諾的人來說,忠誠的可能性根本就沒有那么高。然而,雖然人們可能不會長期致力于另一個人,但他們確實傾向于期待忠誠。
先前的研究指出了一些最常見的不忠風險因素。其中包括:
•對當前關系的承諾低
•關系滿意度低或下降
•接受對關系之外的性關系的態度
•依戀不安全,回避型和焦慮型
•個體性抑制和興奮水平的差異
•成為男人與女人(盡管這可能正在改變)
這些發現大多來自關于婚姻的文獻,也有一些來自未婚關系的發現。這項新研究并不關注不忠的預測因素,而是關注重復發生的可能性,并且它使用了特別強大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
通過兩種關系關注人們
大多數關于不忠的研究都是回顧性和橫斷面的,在詢問現在和過去的關系時關注單點。據我所知,這項新研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人們實時(或接近)從一種關系進入下一種關系,在縱向方法的每個時間點完成關于他們關系的全面調查。與之相比,例如,您詢問一組中年人樣本,他們過去是否曾在一次或多次關系之外發生過性行為。那將是一項不同的研究,雖然很有趣,但會受到回顧性偏見的影響. 人們相信,當被問到更接近事件發生的時間時,人們會更好地記住事情——并且更準確地報告它們。
對于這項新研究,該項目的全國總體樣本從 1,294 人開始。然而,這項研究的分析必須基于在樣本被跟蹤的五年期間對兩種關系進行調查的那些人。這意味著只有那些在這段時間內從一段關系中分手然后進入另一段關系的人才會被分析。剩下 484 人。(對于這里解決的問題,這個樣本很大而且綽綽有余。)
第一次關系的平均持續時間為 38.8 個月,而第二次關系的平均持續時間為 29.6 個月。因此,所研究的關系大多是嚴肅的,并且持續時間很長。在項目開始時沒有人結婚,但有些人會在研究期間與第一個或第二個伴侶結婚。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最好將這些發現放在人們經常認真參與但尚未結婚的生活階段的背景下——這個生活階段在過去幾十年中大幅增長。
在每個時間點(通常是每四到六個月),參與者被問到,“自從你開始認真約會以來,你是否與伴侶以外的人發生過性關系?” 參與者還被問及他們是否知道或懷疑他們現在的伴侶與其他人發生性關系。顯然,當人們自我報告此類行為時存在偏見,但這對整個文獻來說都是一個問題。此外,本研究中使用的具體問題可能會排除情緒事務,以及一些有性方面的在線事務,但受訪者告訴自己他們實際上并沒有發生性關系。(此外,在這樣的樣本中,會有一小部分人處于某種自愿的非一夫一妻制安排中,在這種安排中,與關系之外的人發生性關系與出軌不同,因為有一些同意這一點。雖然沒有辦法在這個數據集中隔離這種關系,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種開放的關系在整個樣本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我們控制了一些已知與不忠風險更大和更低相關的變量,不包括關系質量和對伴侶的承諾等其他因素。也就是說,該研究控制了年齡、性別、社會經濟地位和種族。
然后又一次
該樣本中有 44% 的人報告說,在所研究的一種或兩種關系中,他們與現在的伴侶以外的人發生過性關系。此外,30% 的人報告說,他們知道在這兩種關系中至少有一個伴侶出軌了。在我看來,這有點不忠。然而,請記住,這并不能很好地估計某人在未婚關系中不忠的可能性。要在這個樣本中,一個人必須至少在一段認真的關系中分手并進入另一段。因此,這一結果并不意味著美國 40 歲以下的人中有 44% 對伴侶不忠,當然也不意味著在相似年齡范圍內結婚的人中有如此高的比例已經或將要不忠。正確測量該百分比將需要不同類型的樣品和方法。與這個問題密切相關的是,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該研究的父項目中,有 16% 的人在結婚后報告說他們在婚前的某個時候對最終的配偶出軌。
在這項新研究中,45% 的人在第一次戀愛中報告對伴侶出軌的人報告說在第二次戀愛中也這樣做了。在第一次沒有作弊的人中,第二次作弊的人要少得多(18%)。如果一個人在過去這樣做過,那么對伴侶出軌的幾率要大得多,但在一段關系中出軌的人在下一段感情中注定不會這樣做。事實上,在研究的第一個關系中出軌的人略多一點,在第二個關系中沒有報告出軌。簡單來說,不論男人還是女人,只要曾出軌過,哪怕一次,以后出軌的幾率都會大很多。
該研究還發現,那些確信他們在第一次關系中的伴侶出軌的人,在第二段關系中再次經歷出軌的可能性是那些沒有報告這一點的人的兩倍。歷史不是命運,但它確實說明了重復經歷的可能性更大。
影響
假設一個人注定要無休止地重復痛苦的關系模式是不正確的。然而,在浪漫關系和婚姻中,有些人比其他人面臨更大的負面結果風險,而且他們更有可能重復經歷。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欺騙他們的伴侶,有些人更有可能選擇欺騙他們的伴侶,并且在不止一種關系中這樣做。
這里描述的研究并非旨在解決復雜的問題,例如如何降低關系和婚姻中的不忠風險,或者如何防止再次發生。未來的研究可能會檢查什么可以預測出軌的人是否有可能再次這樣做;然而,大多數相同的曾經作弊的預測因子都可以很好地預測反復作弊。在與作弊相關的所有因素中,有些因素肯定比其他因素更容易改變。生物變量(例如,性興奮傾向的差異)或文化變量(從而影響個人價值觀)也在其中,但其他因素也是如此,例如承諾,我相信人們確實可以控制這些變量。
歷史如何在婚姻中(或在婚姻中)最終的關系質量中發揮重要的因果作用?具體來說,雖然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擁有更多經驗通常是一件好事,但當這些經歷包括嚴重的參與會改變一個人成功找到并保持持久愛情的幾率時,擁有更多的人際關系經驗可能就不那么好了。然而,過去的行為不一定是一個人未來的定義。
雖然有過出軌經歷的男人或女人更容易出軌,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畢竟婚姻關系需要雙方的經營才行,婚姻關系中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